揚州:52項“硬舉措”提升“軟實力”“好地方、事好辦”今年這樣辦
2022年02月 08日 07:46 | 來源: 揚州日報-揚州網
掃碼閱讀《2022年揚州市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任務清單》全文 導語 營商環境,是地方發展重要的軟實力。近年來,揚州把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去年,新年上班第一天就召開全市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大會,先后印發了36條任務清單、202條責任清單等政策文件,全面打響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攻堅戰、主動仗,不斷擦亮“好地方、事好辦”政務服務品牌,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不動產登記、政府采購等指標預計將在全省營商環境考核評價中實現明顯進位。 今年,還是新年上班第一天。市委、市政府再次召開全市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大會,發布了《2022年揚州市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任務清單》(“2號文件”)?!度蝿涨鍐巍酚心男┝咙c特色和創新內容?揚州日報進行解讀。 1《任務清單》出臺的背景和過程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的部署要求,落實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關于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工作的意見》、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和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若干措施》,更大力度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全面提升揚州營商環境整體水平,揚州對標先進城市,聚焦問題短板,制定了《2022年揚州市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任務清單》,即揚州市優化營商環境3.0版,確定了今年揚州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任務書、時間表和“施工圖”,用“硬舉措”提升“軟實力”,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推動揚州營商環境實現新突破、邁上新臺階。 2“四個著力”優化提升目標舉措 一是著力對標先進 ●在比對南京、蘇州等先進城市相關指標的基礎上,對揚州相關目標舉措進行優化提升。 比如,在企業開辦“一網通辦”方面,將6個環節壓縮為1個環節;在企業注銷方面,設立網上專區,一體化協同辦理;在推進施工圖“自審承諾制”方面,擴大免于施工圖審查的項目范圍,發布免于施工圖審查項目類型清單,減少各個項目非“強標”“強條”意見數量。在水電氣網等公用事業審批服務方面,對涉及的工程規劃許可、綠化許可、路政許可、占掘路許可、物料堆放許可等環節實行并聯審批,同步優化報裝服務等。 二是著力攻堅突破 ●比照14個省營商環境評價指標,明確要求各項工作和各個地區全面攻堅突破、力爭全部躋身全省前列。 比如,在指標方面,開辦企業、辦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辦理破產等10個指標力爭全省前5位,政府采購、招標投標等2個指標力爭全省前3位,跨境貿易、獲得信貸等2個指標力爭獲得滿分。在地區方面,寶應、高郵、儀征、江都、邗江5個縣(市、區)在全省63個縣(市、區)考核中力爭進入前20名;廣陵在全省32個城區考核中,力爭進入前10名。 三是著力創新爭優 鼓勵和支持市各相關部門積極認領《國務院關于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工作的意見》中101項創新試點舉措。 截至目前,揚州已經認領國務院營商環境創新試點項目61項,并繼續鼓勵各相關部門通過上爭、改革、創新等方式認領剩余的40項試點項目。對已經認領的試點項目逐一明確市級牽頭部門,從市級層面建立工作推進機制,對按時保質完成創新試點項目的相關部門擬采取考核專項加分等方式予以表彰激勵。 四是著力高效落實 相較于往年《任務清單》,今年創造性地提出“五個一”要求:文件中每一個事項,都必須結合工作內容明確一條項目完成目標和創新點;都必須制定一套工作目標季度完成情況分解;每個相關單位都必須組建一個由部門分管負責人牽頭、職能處室具體負責的工作專班;每個月就任務落實情況發放一次工作提示函;每個季度各相關責任人都必須召開一次工作推進會,及時會辦解決問題,加快工作推進速度。 此外,突出效能監察,市紀委監委對《任務清單》實施情況常態化開展監督檢查、嚴肅追責問責,督促各地、各部門切實擔起工作責任,確保文件內容不折不扣予以落實。 3《任務清單》主要內容 《任務清單》主要有15大類52條舉措 《任務清單》按照“14(考核指標)+1(組織保障)”結構,共15大類52條舉措,對標省評價方案和國內先進,對全年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進行部署,切實解決市場主體反映的痛點、難點和堵點問題,力爭在鞏固提升已有工作成果的基礎上,各項工作全面躋身全省前列,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和“好地方、事好辦”政務服務品牌。 1 開辦企業(1—3條) ●包含:全面推廣企業開辦“一網通辦”、開展企業開辦服務創新試點、完善企業注銷程序等。 2 辦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4—9條) ●包含:推進施工圖“自審承諾制”、深化區域評估成果應用、著力提高工改系統數據運行質量、推進線上并聯審批辦理、全面推廣“拿地即開工”、優化水電氣網等公用事業并聯審批和報裝服務等。 3 獲得電力(10—11條) ●包含:優化供電服務、落實政企共擔接入工程費用要求等。 4 不動產登記(12—13條) ●包含:提升登記服務水平、完善不動產信息共享等。 5 納稅(14—17條) 6 跨境貿易(18—20條) ●包含:壓縮通關時間、推廣“兩步申報”、降低通關成本等。 7 獲得信貸(21—22條) ●包含:融入政務服務一體化、推行“全程網上辦”、推進稅費優惠直達快享、推進跨區域一體化辦稅等。 ●包含:提升信貸服務質效、強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等。 8 辦理破產(23—24條) ●包含:完善府院聯動模式、提升辦理破產質效等。 9 執行合同(25—28條) ●包含:實現糾紛多渠道、“一站式”解決、打造訴訟服務新模式、提升執行質效、強化產權保護等。 10 政務服務(29—36條) ●包含:推進市域政務服務標準化、提升涉審中介服務質效、著力深化“一件事”改革、打造全市“一網通辦”總入口、推進政務服務“好差評”體系建設、提高政務服務滿意度、推進政務數據共享、加強市縣鄉村四級“幫代辦”等服務體系建設等。 11 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服務(37—40條) ●包含:加強知識產權創造、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強知識產權運用、加強知識產權服務等。 12 市場監管(41—45條) ●包含:深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持續推進“互聯網+監管”、發揮信用監管合力、探索實施包容審慎監管、規范行政執法行為等。 13 政府采購(46條) ●包含:加強政府采購全過程監管等。 14 招標投標(47—48條) ●包含:提升公共資源交易服務能力與水平、加強工程招投標事中事后監管等。 15 保障措施(49—52條) ●從強化責任主體、強化督查考核、強化輿論宣傳、強化要素保障等方面,加大組織推進力度,堅定不移推動《任務清單》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實習生 戴亦陽 記者 石默然 整理 責任編輯:煜婕 |